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羅佩凌 副研究員
特別感謝實驗室的學長姐們,他們耐心的指導和支持讓我能夠順利地完成這份報告。從一開始他們就耐心地教導我如何進行實驗,當我遇到問題時,他們總是能夠及時幫助我,並引導我找到解決方 案。我才能在短短兩個月內產出一份完整的報告。
這段時間的經歷讓我有許多收穫,認識許多優秀的同學,也讓我拓展視野,真的非常感謝原分所給我這樣的機會去學習。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王偉華 副研究員
一開始進入實驗室時,我對於二維材料領域的知識是一張白紙,後來在學長姐的指導下,在實驗室中學到了許多器材的使用、材料特性、軟體方法,感謝帶我的學長姐們,在我詢問問題時,會給予詳細的回答,也會教導我研究的方法,使我在離開實驗室後,也可以帶著這些方法與態度,運用到往後的實驗研究中。
這次實習也看到許多很厲害的同學,使我更認知到自己還有很多需要補強的部分。最後,也感謝原分所舉辦此次實習與活動,使我有機會來到這裡增廣見聞。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4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任祥華 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4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陳應誠 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周美吟 特聘研究員
除了研究上的知識,我也學習到老師和學長們對待研究的態度。還記得一次研討會,看到學長準備了一整疊有關演講者研究的論文,在結束後積極向演講者請教,也看到老師對於該講題的熱情和謹慎,在會後向演講者確認許多實驗數據的細節,在隔天的meeting中,和我們分享,讓我看見傑出研究者的典範。這段經歷讓我了解,開放的心態和無止境的好奇心,在研究中扮演著關鍵的要素。
十分感謝周老師和原分所能讓我有這個機會到這裡學習,接觸優秀的研究團隊。也謝謝團隊中的學長姐,協助我從認識原分所的環境到最後產出完整的報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13年 7月 至 113年 8月指導老師:陳貴賢 特聘研究員

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12年 7月 至 112年 8月指導老師:陳應誠 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12年 7月 至 112年 8月指導老師:謝雅萍 副研究員
也要感謝實驗室的學長姐們,非常有耐心的跟我討論每個問題並解決,在這兩個月從未感受到壓力,反而是很快樂的去完成一個研究。
最後我想說的是,沒有嘗試,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但有嘗試努力,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等著你,非常推薦大家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來參加原分所的暑期實習,得到的絕對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寶貴經驗。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11年 7月 至 111年 8月指導老師:賴品光 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4年級
參與期間: 111年 7月 至 111年 8月指導老師:謝雅萍 副研究員

國立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11年 7月 至 111年 8月指導老師:魏金明 特聘研究員
魏老師與邢博士兩人都很好也很厲害,實驗室氛圍輕鬆又能學到許多東西,整個暑假過得十分充實,我非常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來參加暑期實習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1年級
參與期間: 111年 7月 至 111年 8月指導老師:倪其焜 研究員
在實習中我學到很多化學知識、儀器技能、軟體使用、數據處理等等,當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目睹蓋子噴飛、樣品如噴泉般湧出時有很大的挫折感但也是因為這些失敗,我對一手做出的樣品開始產生了莫名的情感,也發現自己很投入在沒有外界干擾下的實驗時光,很感謝這次的實習機會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重拾對化學的熱愛!
謝謝實驗室的大家,實驗室的快樂日子與學習環境、學長姐的冷笑話與教導、group meeting的討論與pizza聚餐、倪老師分享的人生哲學與重新找到的人生方向都是我最寶貴也最難忘的回憶!
最後想分享我的經歷給還在猶豫不決的同學們,從報名時的自卑到成功錄取、從實驗時的失敗到找回熱愛、從上台報告時的懼怕到幸運獲獎都證明了沒有事情是沒做就知道做不到的所以just do it!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11年 7月 至 111年 8月指導老師:江正天 助研究員
但幸好實驗室的學長們都很樂意協助我,偶爾會來關心我的工作狀況,特別感謝Prabesh Bista頻繁的關注,協助我一些程式語言的環境取得、常用 package 的安裝,以及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另外,也特別感謝老師江正天,願意在下班時間與我繼續討論數據分析的內容和固體物裡的知識,並且分享許多台北的環境和生活,這讓我獨自在台北兩個月的生活中多了些許溫暖,我也學習到很多不一樣的課外知識和人生觀。
在這個實驗室中,我接觸到了在台灣較少見的實驗儀器,也就是光電子能譜儀,在我分析的數據所對應的儀器設定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能帶的投影;另外,我也第一次實際看到了許多雷射使用之光學儀器、光學桌,建議對能帶結構、光學儀器設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來江老師的實驗室實習,會有很特別、很豐富的收穫!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09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謝雅萍 副研究員
感謝原分所給我這個機會參與暑期研究,在實驗室度過的兩個月時光恍如飛逝一般,但短短的剎那間帶走的卻是滿滿的回憶。有了學長姐的細心指導與培訓,並不時的與我討論paper和教導我沒學習過的新知,讓我得以漸漸地熟悉實驗室大大小小的一切。
做實驗的過程更讓我體認到了並不是盲目的努力就可以成功,材料的合成需要明確的方向跟不斷有技巧性的嘗試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在歸納實驗結果時的腦力激盪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這世界上還是有太多未知的東西,但有了指導老師謝老師以及實驗室的學長同儕們一起釐清頭緒,才能讓我在這份未知的荒蕪中發現一條潺潺水流,找到紊亂中的規律。
暑期研究是一個讓自己實力提升的好地方,也能讓人提早體會到實驗室中真實的生活,再次特別感謝謝老師實驗室的大家這兩個月給予我的照顧,也感謝謝老師在這段時間給予了我很多的意見並與我討論許多關於實驗方向,十分推薦所有對二維材料有興趣的各位來這邊參與暑期研究!

清華大學化學系4年級
參與期間: 109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許良彥 副研究員
很幸運能在大四畢業的暑假到原分所實習,從一開始與幾位老師面談,暑假兩個月學習如何做研究,到最後的成果發表,有很大的收穫,也讓我在規劃未來的道路有了更多想法。
申請暑期實習時已經是大四即將畢業,對於未來究竟要往什麼方向卻始終拿不定主意。印象最深刻也影響我最多的就是五月中跟三位原分所的老師面談,他們聽我講了我的困惑,而後分享了他們自己在學術研究這條路上的經歷,以過來人的經驗也給了我許多的建議。後來選擇進入許良彥老師實驗室,參與了幾位學長的研究題目,在老師以及學長的幫助下也有做出一些成果。除了暑期實習的題目,實驗室每週固定會有幾個meeting,也有組讀書會,讓我在短時間內可以有效地吸收到大量的知識。固定有安排每個人報告也讓大家可以磨練自己表達的能力。
很感謝原分所提供了暑期實習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可以加入到這麼頂尖的研究機構。謝謝許老師願意收我作為實習生,從一開始積極為我找研究方向,在過程中也時常關心我能否適應,給了我很多建議。謝謝實驗室的所有成員,在這段期間對我在研究上以及學習上提供了許多的幫助。最後想鼓勵所有對於做研究有興趣的學弟妹,有機會的話都可以試試看中研院的暑期實習。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3 年級
參與期間: 109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周美吟 特聘研究員
這兩個月的實習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研究時的細心及沉穩——計算材料的各種性質時若不夠細心,很可能跑了好幾個小時的模擬毫無用處,造成 garbage in, garbage out 的結果;同時,處理大量數據分析時,若不夠沉穩,而是心煩意亂,很可能造成結果的分析有所謬誤,或是根本偏離主題。這八周的暑期實習帶給我研究上心態的成長,更讓我知悉研究需要的耐心及毅力。
除了非常感謝周美吟老師這兩個月的指導,我也非常謝謝實驗室中的學長姐,不論是讀論文時遇到問題、模擬分子時有很多的程式bug、抑或是group meeting時提出的解釋有誤,他們都不厭其煩地提供意見,讓我避開了很多他們以前遇過的問題。周老師的實驗是不僅團隊成員相處融洽,環境也相當舒適,我非常推薦未來對計算物理有興趣的學生參與老師的暑期研究計畫!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3 年級
參與期間: 109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謝佳龍 研究員

中山大學物理學系3 年級
參與期間: 109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陳應誠 研究員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倪其焜 研究員
另外,在這段研究期間,讓在化學迷失的我找到了出路。本來我一度對於未來的方向非常困惑,但在跟實驗室的學長姐們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不但會提供實驗知識,也會分享之前的求學歷程或是求職經歷,因此可以透過跟學長姐聊天,取得非常多寶貴的經驗,讓我對於未來不再為之跟困惑。
最後,感謝中研院原分所及倪老師實驗室的大家,讓我的暑假過得充實又有趣。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謝雅萍 副研究員
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科學的精神與其價值所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我們從小朗朗上口的一句話,但這就是科學的精神,對事求是,謹慎思考。你的想法可以天馬行空,但在實驗求證時必須仔細思考每一步,不得輕易下結論。
總而言之,原分所暑期實習能給你的非常多,就看自己願意付出多少努力與時間,畢竟實習機會不是人人有的。

清華大學物理學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周美吟 特聘研究員
研究的態度跟工作的態度完全不同,工作的態度可能是完成老闆的指令,但進行研究時,應該要自己對自己下令,絕對不能坐等老闆的指示。不論是題目的選擇,或是研究的方向,他人只能給建議,最後做決定的永遠是自己,後果也只能自己承擔,不應指望任何人。
在研究方式上我學到查找資料的重要性,研究的成果要被他人接受,就必須在研究前瞭解他人的需求。廣泛的背景知識絕對是進行研究的必須條件,且要自己去索取,自己判斷是否有需要再吸收更多知識,畢竟做研究的是自己,沒有別人能替自己掛保證。
在周美吟老師的實驗室裡,成員的感情融洽,相處友善,設備齊全,環境整潔,且老師指導有方,絕對是研究、學習的最佳環境。我非常推薦其他有心進行研究的學生參加這個暑期研究。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4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賴品光 研究員
而在這兩個月中,我學到如何trouble shooting生物實驗、了解到做分子生物學實驗需要的嚴謹及報告呈現上的講究。很謝謝實驗室負責帶我的人很用心的監督我,回答我問的問題還有督促我。而實驗室的其他人,也非常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的實驗內容,還有給我實驗上的意見。我真的覺得這個計畫很可遇不可求,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事,也開了許多的眼見!此外,我覺得兩個月的時間,也非常適合想跨領域的人嘗試!

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謝雅萍 副研究員
很榮幸得到評審委員們的肯定,獲得今年原分所張昭鼎暑期研究獎學金。謝謝原分所、謝雅萍老師給我此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謝謝邱聖貴博士後研究員和實驗室學長姐的幫助,讓我有一個充實、受益良多且開心的暑假。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3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9年 8月指導老師:許良彥 副研究員

中興大學物理系2年級
參與期間: 108年 7月 至 108年 8月指導老師:陳應誠 研究員